2010悅閱欲試徵文開始了!

【會.讀書】人與書的邂逅三部曲
徵文時間:2010/02/22~03/26 
「2010悅閱欲試-我心中最Hito的那本書!」

2010年3月23日

NO.29「這一生都是你的機會」讀後心得

國內有位知名企業董事長曾說過:「學問好,不如做事好;做事好,不如做人好。」而他所說的「做人好」,其實具有多方面的意義,例如:人際關係良好、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心情愉快開朗、身體強健、擁有度德量力的心態...等等。只要「做人好」,是可以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縱使不能成大功立大業,但起碼可以成為一位好國民,並且活得充實而有意義。

最近,閱讀過許多書籍,但其中有些書籍閱讀完後,並沒有任何感觸,只是反覆說著相同的事情。市面上此類型書籍過於平凡,好書籍所要傳達的意義無非是簡潔明瞭,哪怕只有幾十頁的讀物,書籍在於精而非厚重。直到我閱讀到勵志作家亞歷士‧羅維拉的《這一生都是你的機會》,使我體悟到,我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為了什麼樣的生活而在努力及堅持?西班牙著名勵志作家亞歷士‧羅維拉的《這一生都是你的機會》,其實就是一本指引我們如何「做人好」的書籍。

「當我寫文章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充滿熱忱及活力。看過我作品的人,都鼓勵我投稿報章雜誌專欄,可是,我沒辦法靠這個養家活口啊!」「我每個月都需要支付一大筆的生活開銷、房貸、車貸、卡債、父母的生活費,我都快累垮了,可是我又能怎麼辦呢?難不成讓一家子都喝西北風嗎?」。

這些句子很熟悉吧!在繁忙的社會當中,有太多人從事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內心深處盡是矛盾與苦惱;現今,還有太多優秀的上班族,為了一份薪水,承受巨大的壓力,全心投入工作,同時也犧牲掉家庭、健康、休閒,忽視自己的感受,相信這樣的生活,你、我都不會想要吧!本書作者亞歷士,曾經也遭遇過相同的問題,心中莫名其妙感到恐慌、突如其來產生憤怒,甚至失眠好幾個禮拜,他只想知道:「人生難道不能改變了嗎?」。於是他花了整整七年的時間,從閱覽過的許多書籍、故事、電影以及聽過的歌曲中,思考領悟出一些可以解決這些人生困境的答案,並將他這段思考的過程,巧妙地慢慢引導一些亟欲在生命旅程中找到出路的人,並發掘自我內心的能量,扭轉自己的命運。正如作者書上所說:「為了創造機會,我們內心必須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一生都是你的機會,只要我們願意真誠面對自我,下定決心改變態度,一定能擁有充滿幸福、創意與愛的人生。

作者的第一封信,就提出一句警語:「若說我們必須賺錢維生的話,那就意味著生命已經奄奄一息了。」只要活著就不需要去想賺錢維生,因為,從我們出生那一刻起,我們已經賺取了生命。我確信,一個充滿感動的人生,絕對是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當中,它應該是我們的能力、熱情和日常工作的交集,也就是職業和熱忱相結合。唯有如此「工作」這兩字才能得以提昇,創造力也將由此產生。其實,作者只是想點醒我們,幸福才是我們最終應該要努力賺取的。

目前,台灣的小孩從第一天上學起,放學後,一連接著上補習班去補英文、數學、才藝班...等一連串課程,可說和國外小孩形成強烈對比,台灣小孩從小就在競爭、壓力的生活中成長;到長大後,至大學畢業卻遲遲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因為過去都是父母在做決定,灌輸給小孩長大後要找份薪水高、職位高、離家近的工作,而小孩沒有主見和看法,一生終究被父母做決定及安排,教育出來的這代小孩子,又被諷刺稱為「草莓」,究竟是我們的過錯,還是教育的問題?。反觀,國外的小孩子滿16歲後,假日就得去打工、送報紙、牛奶等等,到十八歲成年之後,父母則催促孩子搬出去住;其實,國外父母跟亞洲父母思維不相同,他們覺得讓小孩搬到外頭住,讓他去打工、找工作,可以訓練獨立及如何管理自已的生活。而我們這一代小孩卻抱著極大的委屈和龐大壓力在成長,小孩子就應該快快樂樂成長,發掘自我的志趣及熱情,那會更有意義,也不會造成反效果。不應只是灌輸孩子一定要考前幾名,而是應培養無私利己主義、自我獨立及健全的品德人生觀,才是教育這一代小孩子率先重視的課題。

本書中所提到的「老闆」,其實是位大人物。在你、我的生命當中,必定也有這個很重要的角色。慢慢閱讀,你將會發現他的真實身份。作者假借寫給「老闆」的二十五封信,提供了許多自我對話的思考模式、與實用方法,如同心靈導師一般循循善誘,引領讀者發現自己的特色及定位,進而成就自我!。人生,就是從自己出發,繞了一大圈,再重新找回自己。路途的遠近,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透過自我對話,而把握每一次機會,活出最獨特、最燦爛的自己以及教我們如何作真正的自己,過著簡單、幸福的生活,盡情享受有意義的人生,是本值得推薦給同學用心閱讀的好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