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會有人因身體器官生病等不到捐贈而逝去。
《貝納德的墮落》此書的中文譯名取自史上第一位進行人類心臟移植手術的貝納德醫生之名。在書中,作者藉由優秀的年輕住院醫生艾貝‧迪麥多的經歷與感受,帶領我們深入了解器官移植的幕後作業。
場景從器官掮客為了金錢走訪開發中國家,假借仲介認養孤兒的名義帶走幾個小男孩;艾貝‧迪麥多受良心的驅使移植了一顆健康的心臟給十七歲的年輕人;維克多‧福斯為了摯愛的妻子耗費大筆金錢從器官掮客手上購買心臟;有才能且好享受的醫師團體為了更豐裕的生活而成為泯滅良心的劊子手;器官捐贈者的家屬最後為了金錢而選擇遺忘當初寬容與感恩的心情……一連串的緊湊鋪陳,不一口氣讀完你會不捨得放下手中的書。
自一九六七年貝納德醫生與其移植小組於南非開普敦進行了世上首例的心臟移植手術至今尚不到半個世紀,心臟移植由幾近不可能的任務轉變成普及而不再令人感到陌生敬畏的手術。短短的四十幾年,科技的進步帶動了醫療的技術,延長了人類的壽命,然而當移植手術的技術不再是成功的主要因素時,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反而成了器官移植患者的生存關鍵。
器官移植,對醫學而言這是一個極重大的突破。某個器官生病了、衰竭了,換一個就好了,多輕鬆。只要器官條件吻合不排斥,一個重症患者也可以恢復的像健康人一般,快活的過日子。“換一個器官就好了”,那,健康的器官從哪來?移植技術不再是問題後,檯面下的問題影響因素一一浮出檯面上了。要健康的、要時效性的、要有捐贈同意書的,這些是捐贈者的部分,較無異議的。具爭議性的是被捐贈者的受贈排序,有可能會因為身分、家庭背景、社會觀感等外在因素而有所改變,影響了受贈者的生存權。如同書中十七歲的年輕人,因為富豪的介入差點等不到健康的心臟而喪生;富豪之妻,也因為丈夫的身分背景而比其他人多了幾次移植健康心臟的機會,雖然,她最後還是活不了。
器官捐贈,將往生者不再需要的軀幹移植給有需求的人,其立意是良善的,只是往往在少數人因利益的操弄下而變質。每每看到這類具有爭議性題材的小說或電影,總認為太偏離現實,不可能出現在真實世界裡。但是經由媒體的傳播,時不時報導的醫療糾紛、醫療爭議或是某知名人士進行器官移植手術時所產生的醫療質疑等內容,不免心裡會有小說或電影情節在現實世界裡上演的錯覺。
原英文書名《Harvest》有收穫之意,而中文版的編輯極其巧妙與反諷的以《貝納德的墮落》為譯名來凸顯醫事人員道德感的反差。40年前,貝納德醫師為了拯救生命進行世上首例的心臟移植手術,歷經數十年,醫療技術突飛猛進,這座白色巨塔卻開始出現了裂縫。同樣身著白袍,有些人執刀的目的卻不再是那麼單純的只為了濟世救人,在白袍之下,你不知道他是掌握著生存的天使或是掌管著死亡的惡魔。
人性,最容易收買也最不可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